🥣
唐物 風炉
(からもの ふろ)
中國傳來茶入的最高格式點前
🔥風炉季
唐物是指從中國傳來的茶入,代表茶道中最高格式的點前,展現對珍貴茶具的敬意
歷史背景
唐物(からもの)茶入是指主要從中國宋、元、明、清時代傳來的稀有陶瓷器。茶人們珍視這些器物,將其視為茶道具中的最高位階,代表著對中國茶道文化的深度敬意。
在四ヶ伝中,唐物點前是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程序。此點前不僅展現了主人對客人的最高敬意,更體現了茶道中「一期一會」的精神,每個動作都充滿禮儀和對珍貴茶具的敬重。
由於真正的中國古代茶入極為稀有,大多收藏於博物館中,現代練習多使用精工製作的複製品(寫し),但仍需保持同樣的敬重態度和正確的操作方式。
詳細點前步驟
1
必需器具和儀式前設置
主要器具、特殊要求及初始房間設置
- 1主要器具:唐物茶入(からものちゃいれ)、元節茶杓(もとぶしちゃしゃく)、樂茶碗(らくちゃわん)、曲水指(まげみずさし)、唐銅建水(からどうけんすい)、竹蓋置(たけふたおき)
- 2特殊要求:三種類型的糖果(主菓子2種與水菓子1種)、程序必須在四疊半榻榻米房間中進行、以最高形式配適當器具供應
- 3初始房間設置:將彎曲水容器(曲水指)放置在右半中央,與釜的中心環(環付)對齊。將絲綢袋(仕覆)中的中國茶容器定位在水容器前約一疊榻榻米寬度處。內有茶巾、茶筅和茶杓安排的茶碗最初留在準備室。
2
第一階段:入場和初始準備
開場序列:
- 1客人接待:以最高形式供應三種糖果,黑竹筷子(黑文字)朝向客人放置,杉筷子(杉箸)背向客人放置
- 2入場協議:主人手持準備好的茶碗入場,將手置於行(半正式)位置,從底部打開襖門
- 3初始放置:暫時將茶碗放在勝手付位置
- 4茶容器準備:用雙手將唐物茶入取到膝前位置並取出絲綢袋
3
第二階段:茶容器清潔
關鍵清潔步驟:
- 1仕覆移除:與和物(日本)茶容器不同,以相反順序移除袋子:先前後,再左右
- 2帛紗準備:以最正式的真(しん)風格摺疊帛紗,將拇指插入內側,先鬆散摺疊四次,再緊密摺疊五次
- 3清潔方法:在胸部高度支撐茶容器於膝上,以順時針圓形動作清潔茶容器
- 4定位:用雙手將清潔後的茶容器放回水容器前,以帛紗作為底部墊子
- 5暫時退場:將茶碗放在膝前位置並執行膝後退(ひざしりぞく)以取建水
4
第三階段:重新入場和設置
建設服務區域與器具安排
- 1重新入場:手持建水返回,內有柄杓(ひしゃく)和蓋置(ふたおき)
- 2定位:稍前坐位並執行膝前進(しっきょう)到適當位置
- 3一般鞠躬:將柄杓放在蓋置上後,執行開場鞠躬(総礼)
- 4以標準三擦法清潔茶杓並斜靠在茶容器上
- 5將茶筅放在建水右肩位置
- 6將茶巾放在水容器蓋頂,確保不越過茶容器
5
第四階段:茶的準備
製作濃茶
- 1茶筅通し:用熱水以標準方法執行茶筅調節
- 2加茶粉:移除茶入蓋(倒置放置)並僅用舀取動作(掬い出し)加茶 - 無圓形動作。重要:唐物點前只使用掬出法,無圓形動作,以示對珍貴茶入的敬重
- 3加水:小心打開水容器蓋避免越過茶容器,先向釜中加一柄杓水,然後向茶碗加熱水
- 4揉茶:在支撐茶容器位置的同時揉製濃茶,保持對其放置的尊重
6
第五階段:服務和客人互動
呈茶:
- 1定位:在指定客人位置(上座)呈上完成的茶
- 2主人關注:主客第一口後,詢問茶的濃度(服加減はいかがですか)
- 3對話:進行關於茶名(茶銘)和茶師(お積み)的規定問題
7
客人程序和禮儀
接受和飲用濃茶、客人之間共享、最後客人責任
- 1取茶:主客(正客)接近接受茶碗,用雙手適當鞠躬
- 2準備:將出し帛紗(主人的絲綢布)放在左掌上,將茶碗放在上面
- 3旋轉:順時針轉動茶碗兩次,使正面(正面)朝左,避開邊緣區域
- 4飲用:大約飲三口(三口半),同時握住茶碗和出し帛紗
- 5清潔:飲後用懐紙(袋紙)擦拭邊緣,將紙放入右袖
- 6回歸位置:逆時針轉動茶碗兩次,將正面回到原始位置
- 7放置:將茶碗放在自己和下一位客人之間,出し帛紗位於左下方
- 8轉移鞠躬:在傳遞前與下一位客人交換鞠躬(送り礼)
- 9繼續:每位後續客人遵循相同協議,直到最後一位客人(末客)
- 10完成:飲後,將茶碗正面朝向回到面對原始位置
- 11歸還過程:將茶碗和出し帛紗一起帶回主客
- 12觀看準備:主客然後為所有客人啟動拜見(はいけん)過程
8
拜見(器具觀看)程序
主人的拜見準備、第二次拜見請求、客人觀看過程
- 1割り乞い時機:完成茶服務並將器具回到位置後,主客請求「唐物の拝見を」(からもののはいけんを)
- 2主人回應:收拾柄杓和蓋置,用雙手取茶容器並移向客人區域
- 3最終清潔:使用行(半正式)帛紗摺疊再次清潔茶容器
- 4呈現:將容器放在環付線供客人觀看
- 5時機:主人將帛紗放在腰間後,客人請求「お茶杓、お仕覆の拝見を」
- 6安排:將茶杓和絲綢袋與茶容器一起呈現,袋子繩索垂在茶杓上
- 7順序:客人按從主客到末客的順序觀看器具
- 8處理:檢查每件物品時使用適當謹慎,必要時用雙手支撐
- 9欣賞:花時間欣賞工藝、釉色、形狀和歷史意義
- 10傳遞:小心傳遞物品給下一位客人,直到所有人都觀看過
9
問答(正式對話)環節
**時機和參與者**:問答在所有客人完成觀看器具後進行。主人正式坐在歸還的器具前,只有主客(正客)參與此對話,其他客人恭敬聽取。
10
儀式結束
最終程序:
- 1感謝交換:所有問題回答後,主客表達對觀看機會的感謝
- 2最終鞠躬:主人和客人交換結束鞠躬(総礼)
- 3告別:主人取回器具,坐在茶室入口(茶道口),與所有客人交換最終一般鞠躬
- 4結束:主人從底部第八段抓取無聲關閉襖門,完成唐物風爐點前
重要心得
唐物點前的特色
- •雙手處理:茶入始終用雙手處理,顯示其珍貴性
- •真的摺法:清潔茶入時帛紗用「真」的摺法
- •僅用掬出:只用掬出法取茶,不用回出法
- •割乞:分開請求拜見,先茶入後其他道具
- •三種糕點:準備三種糕點,展現最高待客之道
文化意義
- •唐物點前體現了茶道中對中國文化的深度敬意,以及「一期一會」的精神。使用珍貴的唐物茶入,配以精心準備的三種糕點,展現主人對客人的最高敬意。每個動作都充滿禮儀,讓客人感受到被重視和尊重。
問答
唐物 風炉點前的正式問答程序
🏺
唐物茶入問答
正客
唐物は?
(おからものは)
(詢問唐物茶入的身份,包括形狀和箱書題字者)
亭主
淡々斎箱書の茄子でございます
(たんたんさいはこがきのなすでございます)
淡々斎箱書的茄子茶入
🥄
茶杓問答
正客
茶杓は?
(おちゃしゃくは)
(詢問茶杓的製作者和銘)
亭主
玄々斎のお作で、銘を無事でございます
(げんげんさいのおさくで、めいをぶじでございます)
玄々斎製作,銘為「無事」
👝
仕覆問答
正客
仕覆は?
(おしふくは)
(詢問仕覆的織物種類)
亭主
石疊緞子でございます
(いしだたみどんすでございます)
石疊緞子織物
🙏
問答結束
正客
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
(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
謝謝
亭主
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
(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
謝謝
重要詞彙
唐物(からもの)
唐物,從中國傳來的器物
茶入(ちゃいれ)
茶入,裝濃茶粉的陶瓷容器
仕覆(しふく)
仕覆,包裹茶入的絲織袋
割乞(わりごい)
割乞,分開請求拜見的方式
文琳(ぶんりん)
文琳,蘋果形茶入
玄々斎(げんげんさい)
玄々斎,裏千家第11代家元
無事(ぶじ)
無事,平安無事的意思
石疊緞子(いしだたみどんす)
石疊緞子,石疊圖案的緞子織物
淡々斎(たんたんさい)
淡々斎,裏千家第14代家元
箱書(はこがき)
箱書,在茶道具木箱上的題字
基本資訊
- 傳統
- 裏千家
- 級別
- 四ヶ伝
- 季節
- 風炉(夏季)
- 茶種
- 濃茶
- 時間
- 約50分鐘
必要道具
唐物專用道具
- •唐物茶入 (からものちゃいれ)
- •元節茶杓(もとぶしちゃしゃく)
- •楽茶碗 (らくちゃわん) (赤楽亦可)
- •曲水指 (まげみずさし)
- •唐銅建水 (からどうけんすい)
- •竹蓋置 (たけふたおき)
基本道具
- •風炉 (ふろ)
- •釜 (かま)
- •柄杓 (ひしゃく)
- •茶筅 (ちゃせん)
- •茶巾 (ちゃきん)
- •帛紗 (ふくさ)
糕點準備
- •主菓子 (おもがし) 2種
- •水菓子 (みずがし) 1種
- •縁高 (ふちだか) (盛器)
唐物的特別之處
- •雙手扱い:茶入始終用雙手處理,顯示其珍貴
- •真的摺法:清潔茶入時帛紗用「真」的摺法
- •割乞:先請求拜見茶入,再請求其他道具
- •掬出のみ:只用掬出法取茶,不用回出法
- •三種菓子:準備三種糕點,展現最高待客之道
- •問答順序:茶入→茶杓→仕覆的特定問答程序
練習要點
- •熟記割乞的時機和程序
- •練習雙手持茶入的穩定動作
- •掌握問答的正確順序和用語
- •注意仕覆脫下後的擺放方向
- •記住茶入清潔的方向(順時針)
- •理解唐物與其他點前的區別
- •體會對珍貴道具的敬重態度